阅读历史 |

后记(1 / 2)

加入书签

打下「全文完」三个字的当下,我的心中只有一句话:

我做到了。

《二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》这本书诞生之前,我其实写过三本书,但全都是写到一半就整本删除,写了又删,删了又写,就是写不出一个让我满意的故事,节间的更新越拉越长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。

利用课堂间的零碎时间在宿舍想剧情,一下打字、一下删除,对于文笔,我没有自信能写出赚人热泪的感人故事,却又想在空白上恣意挥洒。

初次创作时,我刚进入大学成为新鲜人,这本书完结时,我是毕业四年的公职考生,如果算上这本书的前世今生,这部作品我足足写了有八年之久。

这段时间,我经歷了一段很长的低潮期,到现在都还没走出来,课业上的困难、家人的离世与亲情的疏离,之所以在断断续续的写作路上坚持,是因为曾经与母亲玩笑间的约定,只可惜我成功完结第一部作品时,她已经看不到了。

写作,是我现今作为情绪抒发的唯一方式。

在创作架构上,作为故事核心的男女主角,与其去强行描写一些平时可能难以想像的情境,不如就最直接的从「我」身上来作为故事的来源反而更容易上手,也更能与角色共情。

宋胜霖跟杜凯菲,就是「过去与现在的我」与「未来与理想的我」。

我把自己分成两半,将自己的灵魂与人格特质加在两个人身上,也把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寄託在这两个角色之中,由此便诞生了这本书的书名。

宋胜霖这个角色,最初的设定就是一个行动不便的人,被父亲否定的出生,被同儕霸凌的曾经,被回忆折磨的未来,哪怕她心中也想像一般女孩子一样恋爱,却屡次被长期否定的现实逼得缩回了脚步。

她渴望却又自卑,天生不良于行并非她所选择,但她这一生却必须承受难以计算的异样眼光,歧视的、悲悯的、恐惧的,她渴望被爱,却不相信爱能战胜一切,在逐渐筑高的心墙之中反覆自我怀疑与自我伤害。

直到她遇见了杜凯菲。

杜凯菲对于宋胜霖而言,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,在宋胜霖的眼中,两人总是隔着一条线,是上对下,是正常与不正常,出自于自我防卫的心理,起初的宋胜霖只是把杜凯菲的善意当成一种怜悯,不愿意接受的同时却逐渐被他所温暖,进而產生了莫名的好感。

这种好感让她的内心是恐惧的,恐惧这种情绪只是她的自作多情,直到杜凯菲向她吿白,她才认知到这种感觉是真实的,但她又是矛盾的,明明早就喜欢上了杜凯菲却又抗拒甚至否定这种情感,她不愿相信他的真心,直到心里最深的一道伤口被狠狠撕开。

宋胜霖好强的个性不容许自己展现脆弱的一面,眼泪,只会增加他人的同情,在杜凯菲知道她的过去之后,她表面上故作坚强,却还是让杜凯菲看见了她不想被别人看到的样子。

宋胜霖以为他会离开,没想到杜凯菲依然坚守在她身边,她才真正相信这个男人是认真的爱她,并非戏言。

正当她以为她的人生会从此开始幸福,傅雪儿的出现却像是现实的化身,残忍地打碎她的念想,宋胜霖心中最深的阴影就是她所造成,好不容易跨出舒适圈却被傅雪儿恶毒地推回深渊。

透过昏迷时的梦境亲手解决心中最深的心魔,她更有勇气直面恶者,也拯救了同样遭受傅雪儿所害的姚昌焕与叶莱,正因为自己淋过雨,所以才更想为他人撑起一把雨伞,走出阴霾为自已争取正义。

杜凯菲是个财阀独生子,自小接受良好教育,长相清秀帅气,外在条件各方面都优于一般人的情形下,他身上本就带些公子哥的傲气,在母亲白馨车祸之后,他亲眼见证妈妈的崩溃和爸爸的不离不弃。

就算白馨好几次想了结自己,父亲杜信国总会第一时间衝到白馨身边,无论身体有多疲惫,工作有多繁忙,杜信国对白馨的包容跟温暖在杜凯菲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,白馨也在丈夫与儿子的陪伴与鼓励之下重获自由,摆脱了伤痛与高自尊的束缚。

这份特殊的经验也让杜凯菲了解到行动不便在生活上的困难,有些看似简单轻松的事情,身体不方便的人可能要花上许多倍的时间与体力,他变得更懂得去同理他人的难处,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。

善意的举动让他结下了许多良缘,交到了如顾靖、周家弘、严毅睿这般换帖兄弟,在逆境时彼此作为对方的后盾,相互扶持,他的心是温暖的,但身坐大位可不能感情用事,工作时他像一根拉紧的弓弦,宋胜霖的出现,无疑触碰到了他内心柔软的那一块。

杜凯菲在宋胜霖的身上看见了白馨与顾靖的影子,作为儿子跟挚友的身份,他怎会不清楚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与陷入困境的无助?

起初他只是关注着孤僻的她,却没想到自己的心就这么赔了进去,想更深入的了解她,想到爸爸跟妈妈的相处,他清楚势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等待,等待她愿意走出心门的那刻。

杜凯菲向宋胜霖告白的当下,他目睹了她的崩溃,就像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